7月10日,在“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”上,全国首个《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——基于情感陪护养老的探究》正式发布。马上消费党委书记曹景泉,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,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韩军伟出席发布仪式。
白皮书深入剖析了情感陪护在智慧养老中的关键作用、情感智能技术发展现状、典型应用案例及未来趋势,为政产学研各界提供了重要价值参考。
当前,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关键阶段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.1亿人,占总人口的22.0%,家庭结构小型化、空巢老人激增等问题,让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。在此背景下,依托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智慧养老模式,成为破解传统养老困境的重要路径。
白皮书明确指出,以情感智能为技术核心,智慧养老正突破传统养老的物理边界与服务范式,构建全场景关怀生态,实现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。从精准识别老人未言明的情绪需求,到主动构建社区化养老支持网络;从缓解空巢孤独的智能陪伴,到促进代际共融的数字桥梁,技术正在重新定义“老有所依”的内涵。
为响应国家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号召,马上消费深耕多模态情感理解、AI心理学等核心技术,打造独特“情感共情力”标签,推出具有五大模块20大功能的养老机器人“裴裴”。今年3月,“裴裴”已在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投入使用。
据悉,这款机器人通过32种拟人化表情设计,实现92%准确率的情感反馈,能精准捕捉老人情绪波动并提供心理疏导。针对重庆本地方言,“裴裴”可流畅响应“陪我摆哈龙门阵”等方言指令,10秒内生成家人声线的数字分身,让老人感受到熟悉的关怀。在功能上,它既具备远程健康监测、中风风险评估等生理照护能力,又能通过个性化陪伴角色、数字亲友克隆等功能,为老人构建心理支持网络,有效降低孤独感和焦虑感。
此外,白皮书梳理构建了情感智能四层技术能力框架:多模态感知与情绪识别、交互决策与执行、应用服务软硬件以及标准安全与合规治理,剖析了“情感陪护”完整的技术价值链路。目前,情感智能技术已在情感交流陪伴、健康管理照护、生活安全监护等典型养老场景发挥重要作用,通过有温度的“情感算法”,将陪伴养护从被动转向主动,有效缓解老年人孤独感,正逐步成为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之一。
配资公司app.融胜配资.免费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