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积压了35亿套房,6.6亿栋楼,足够全世界80亿人口居住了,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过这样的论据。我也经常说房子够住了,但我没有引用过这些数据,一看就不靠谱。
6月22日,房地产之父、经济学家孟晓苏在网上发文表示,有说法称中国现积压35亿套房,全世界80亿人口折算为30亿家庭,中国可给每家送一套房还有剩余。此说法难以置信,非常离谱。
这些数据有没有来源呢?实际上是前些年待售房面积达到了6亿平方米时,随后“6亿多平”就被误传成“6亿多套”。以讹传讹,结果谬以千里。
大概是两年前,我也发过相关的评论,我记得当时我说,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,的确很吸引眼球。但是看清了,是栋,不是间,也不是户。于是就再次牵出中国房子到底够不够住的话题。
展开剩余74%这个当时也传得非常邪乎,实际上是大量在农村,6亿多栋建筑中93%位于农村,剩余7%在城市,且主要非住房,包含大量公共建筑。单纯一个栋无法判断有多少房子,如果到了城市更无法判断,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楼房的层高,单凭此来判断还不足以做作为证据。
那是不是想表达房子不够住啊?不!恰恰相反,我跟孟晓苏等专家理解不同,尽管我们在以讹传讹的数据方面理解是一致的,都认同以讹传讹,但结论是,我认为当前房子够住,房地产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时代,大拆大建已经过去了。
但孟晓苏则认为,中国太有内需的基础了,中国拥有14亿人口,美国才3.4亿人口,是其四倍之多,结果我们的消费能力却是人家的37%。拉动内需,必须靠大商品买卖,房地产是老百姓所能够购买的最大商品。应该启动规模化的保障房建设,房地产新开工的萎缩,都可以通过保障房的开发面积的增加而得到弥补。
尽管他说的是保障房,但保障房真的需要大规模重建吗?
有朋友说了,我也想为拉动内需做贡献,但无奈捉襟见肘,想做贡献也实属无奈啊。不过孟晓苏表示,中国居民的储蓄率高达45%,100块钱就会把45块钱存起来。连续三年,居民新增的银行存款达到48.8万亿。有这么多钱,为什么老百姓感觉没钱呢?
孟晓苏表示,有人认为房价降下来好,低收入群体就能购买商品房了,现在房价真的降了,低收入群体并没有踊跃入市,高高兴兴去买房,他们反而被失业、下岗、降薪等问题所困扰。他认为,事实证明在房地产下跌和房价缩水面前,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。
他认为房地产行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个历史的过程,房地产业的下滑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,也给就业、给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带来了困难。尤其是房价的下跌给居民的家庭财富价值带来了很大的损失。
中国老百姓现在的消费率只是美国的37%,而实际上是有钱的,存款那么多,现在的房地产销售额持续下滑的情况下,要赶快把这个窟窿补上。
孟晓苏传递的信息量还是挺大的,不愧是元老级房地产开发商,不过对于他的话,我认为要客观理性分析,对于一些数据我们不能为了什么而什么,要有理有据,批判数据讹传我赞同,但是一看到中国14亿人,就觉得大家有钱好像不买房做贡献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,这是什么逻辑?存款多,那是谁的存款?我就不明白,为什么有些专家那么恨老百姓存钱呢?那么低的利率他都非要存只是因为他们不会算账吗?我承认普通老百姓的确会愿意存钱,话说回来,那点钱能占比多少?
还有房地产的重要性我也赞同,毕竟房地产关乎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的发展,影响无数人的就业,这是不能否认的,但房地产的副作用我们不能回避,更不能夸大房地产的作用。表面上大家收入受房地产影响,这是真的,但当初如果不是那么疯狂不是那么杀鸡取卵,也不至于今天这样。
此前官方公布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,可以说总量够住了,但为什么还觉得不够住,因为我们被平均了,当然房子永远需要,毕竟需要更新换代,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,剩下的就是看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二次分配,毕竟分配不均是最现实的问题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公司app.融胜配资.免费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